2022年8月9日上午,随着清脆的发车钟声敲响,“兴国号”红轨磁浮列车缓缓驶出车站,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示范线顺利竣工。该项目于2014年首次提出,经过坚持不懈的设计、论证、试验,历时八年“红轨”完工,为我国构建多层次、一体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轨道交通网络开启了新的里程。磁浮团队隶属江西理工大学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研究院,是“红轨”磁浮交通技术的研发团队,目前团队29人,其中,35岁以下青年占比69%,是一支年轻的、富有生命力的青年教师骨干团队。
立足科研,勇于挑战
2019年的冬天,寒风格外凛冽,在江西理工大学黄金校区田径场旁,“红轨”技术验证线建设现场的同志们经常要上到9米高的平台上安装调试“红轨”磁浮系统设备。一次,调试过程中系统的走形部发生故障无法运行,只能依靠人员上到箱梁内部排查和修复故障。但是,箱梁内部是一个永磁超强磁场区域,稍不留神便可能发生工具吸附致人伤残的事故,谁都不敢轻易进去。面对困难和危险,磁浮院院长杨杰主动提出由他上去完成这次作业,勇于面对挑战和风险。值得欣慰的是,杨杰凭借他多年的专业技术和经验,成功解决了故障。后来聊起此事,杨杰表示:“我当时也有担心,但是作为一名团队带头人,我义不容辞,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。”
追逐梦想,日就月将
2019年,还是研究生的曾金成随导师加入项目组,当时正是技术验证线的建设时期,在车厢挂车调试阶段,由于静调时车辆不通电,只能依靠人力拉动其在磁轨上悬浮滑行,当时时间紧、任务重,作为项目组的一员,曾金成也加入到现场调试中,协助现场进行车辆的静调,即使是夏天最热的时候,仍有他在验证线工地忙碌的身影。
如今,曾金成已经完成研究生学业,正式成为团队内的一名老师。他在工作的日子里,尽职尽责,争取早日实现“红轨”产业化。“红轨”工程尚未完善,团队成员还需相互配合,通过不断的分析试验数据、现场数据,进行优化和性能提升。不断调试设备,反复验证思路,日就月将,造就国之重器。
言传身教,为国育才
“志存高远,责任为先”,是江西理工大学的校训,也是磁浮团队教师坚守的育人理念。团队教师在忙于日常科研的同时,也注重对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,激发学生兴趣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、“红轨”项目,通过建立“本硕博一体化,多链条传帮带”机制,为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和保障,鼓励学生撰写论文,申请专利、软著,定期召开导师组会交流研讨,共同提高。磁浮团队也将继续秉承初心,砥砺前行,将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落到实处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属于他们的一份力量。
(图/郭濠奇 文/刘林 林远洲 一审/林远洲 二审/曾良仔 三审/刘黎明)